《音乐探索》第三十卷总目录
(2014年1-4期)
特 稿
[1-03] 易 柯 胡咏梅 胡扬吉 / 以乐器改良与立异研究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川音特色学科的新生长
[1-07] 李 姝 / 再远航——《音乐探索》创刊三十周年有感
理性思索
[1-10] 吴 戈 / 综合艺术院校的办学与生长思索
音乐人类学
[1-18] 杨民康 / 由反实质主义到臧否表象: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——兼论今世音乐民族志的语境研究观
[1-26] 杨殿斛 / 音乐即文化:音乐民族志野外作业反思
[1-34] 肖 璇 / 有“字”的对歌古板——壮族族群的唱与誊写
[1-39] 王 丹 / 闻声 “听不见”——关于仪式音声与仪式体验关系的一次剖析实践
[1-49] [美]蒂莫西•赖斯 魏琳琳译/ 民族音乐学中音乐与认同的反思
音乐史学
[1-59] 梁茂春 / 乐艺新声谱古诗 ——华美丝艺术歌曲研究
[1-72] 宫宏宇 / 基督教布道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与实践——以狄就烈为例
[1-80] 宋克宾 / 需回归原典、分清语境解读古代乐律问题——与陈克秀先生商讨《吕氏年龄》的生律问题
[1-86] 罗曼丽 / 20世纪20年月前后中国声乐艺术叙事与评价
民族民间音乐
[1-90] 杜亚雄 / “调型”初探
[1-96] 蒲亨强 王 静 / 东晋玄门仪式音乐之起源研究
[1-103] 杨清静 / 遂昌“十番”的生态现状与;ぱ芯
[1-109] 张雪娇 / 理论与实践——白马藏族祭祀舞蹈文化解读
[1-114] 杨 艳 / 东莞沙田疍民咸水歌探讨
艺术教育
[1-120] 汪在东 / 从《送别》看钢琴伴奏之起承转合结构原则
[1-125] 陈 琳 / 近现代中国学校音乐教学法述评
[1-131] 汪 漪 / 钢琴演出的二度创作研究
[1-134] 张艺峰 /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叙事与对策研究
[1-138] 李 琳 / 课程刷新配景下音乐西席能力探讨
[1-142] 白 渝 / 论羌族舞蹈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挥
[2-123] 康瑞军 / 通识教育•情绪体验•人格养成:通俗高校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刷新思绪与案例设计
[2-129] 李晓燕 刘立云/ 艺术高校师资步队建设刍议
[2-132] 高早霞 / 音乐艺术院校德育事情的实践探索
[2-135] 李 永 / 流动的历史 静态的析理——刷新开放30年高师钢琴教学刷新叙事
[2-142] 杨 韵 / 马思聪古诗词艺术歌曲浅探
[3-97] 刘立云 刘学立 李 毅 / 刍议培育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院校大学精神
[3-101] 诸葛文斐 / 新世纪我国职业音乐教育研究叙事与问题反思
[3-106] 陈 思 / 关于现代诠释学理论介入音乐浏览的思索
[3-109] 黄雅芸 / 新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刷新生长研究
[3-118] 邓 莉 / 浅谈艺术高考声乐中的钢琴伴奏
[3-121] 卿 菁 周婉怡 / 以艺术真善美浸润孩子们的心灵——湖南中小学音乐剧一度创作评述
[4-132] 王和松 / 格伦·古尔德与《哥德堡变奏曲》
[4-140] 汪在东 / 从学堂乐歌看近现代中国伴奏艺术的生长
黄虎威教授教学与科研创作效果学术钻研会专栏
[2-03]“黄虎威教授教学与科研创作效果学术钻研会”讲话集
[2-11] 魏晓兰 / 学界传隽誉 音苑留佳音 ——“黄虎威教授教学与科研创作效果学术钻研会”综述
西方音乐史
[2-15] 伍维曦 / 中世纪“文人音乐家”的典范:菲利普•德•维特里及其音乐运动
[2-33] 董 蓉 / 威尔第的歌剧天下:近二十年西方学界的研究趋势
[2-36] 杨 婧 / 怎样界定作曲家小我私家气概?——以伦纳德•迈尔、查尔斯•罗森以及诗人奥登为例
[2-46] 王 晶 / 文天职析与酷读——柴科夫斯基《第四交响曲》中“同性恋情结”的隐秘叙事
[2-57] 徐志博 / 浅论西方现今世音乐作品中声音素材的具-笼统运用
中国音乐史
[2-66] 明 言 / 琵琶行者——章红艳
[2-69] 甘绍成 杨迪瑞 / 开国以来巴蜀琴学研究回首
[2-75] 丁 超 / 《诗经》与中国礼乐制度关系研究
音乐谈论
[2-80] 居其宏 / 大气磅礴 凝重雄浑的史诗性品质——论徐占海的正歌剧音乐创作
[2-93] 廖红梅 / 冼星海创作中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兼顾规范论考——以《黄河大合唱》的修订为例
[2-97] 康•格桑益希 格桑梅朵 / 试评《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使用研究》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
[2-105] 周云杰 / 20世纪30年月中国声乐艺术叙事与评价
[2-109] 陈 星 / 梅洛•庞蒂的音乐精神与中国摇滚乐确当下遭遇
[3-134] 李 红 / 法国艺术歌曲之气概探析
[3-139] 葛兆远 / 汇小溪以成江海 积跬步以志千里 ——读《浙江音乐史》有感
[3-143] 白 渝 / 浅论杨丽萍舞蹈作品《两棵树》的艺术体现特点
[4-81] 梁茂春 / 漂亮河山入梦中——评黄桢茂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《漂亮祖国》
[4-86] 明 言 / 自媒体时代音乐品评生涯生长问题——“何去何从”的音乐品评系列之二
[4-90] 施 咏 / 黎锦晖“时代曲”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及其今世启示
[4-96] 陆迅速 / EMI与作曲巨匠的跨时空对话——新媒体时代音乐语言探索
[4-102] 董 兵 / 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研究
手艺技法
[2-112] 杨华玉 / 试析双簧管演奏者的乐队角色意识
[2-116] 黄燕林 / 副属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
[3-54] 陈国威 何莲子 / 宋名筑室内乐《弦韵两首》中“微分音移位五声性调式系统”的运用兼及技法剖析
[3-67] 石 兵 /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副部主题音乐剖析
[3-71] 蔡菁婧 / 论现代大提琴作品中的“非弓”演奏
[3-78] 赖 丽 / 叙事歌曲《木兰从军》的艺术特色与演唱提醒
[3-82] 卢 青 / 关于“亚历山大技巧”运用于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思索
[3-87] 刘培培 /“音—画”重构的时空——以德彪西《月光》《水中倒影》为例
[3-91] 何 沙 / 论中国钢琴作品的意韵诠释——以《斜阳箫鼓》为例
音乐考古学
[3-03] 幸晓峰 韩宝强 沈 博 胡 岩 / 我国古代成组玉石璧与早期“同律怀抱衡”的关联性研究
[3-14] 李 清 / 蚌埠双墩一号年龄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学研究
音乐编辑学
[3-21] 刘再生 /《音乐研究》的“三部曲”——兼论陈荃有办刊立异头脑的砥柱作用
[3-28] 杨明刚 / 引证研究:《音乐探索》1983~2013年学术影响力变迁——基于CNKI《中国引文数据库》的统计剖析
古板音乐研究
[3-36] 杜亚雄 / 六声音阶及其在我国古板音乐中的形态
[3-40] 杨民康 / 云南南亚语系诸族古板器乐民俗今世生长状态的考察与研究
[3-40] 张潇雨 / 从京剧《赤壁》提及——试析京剧应怎样在外洋撒播
[4-50] 杨殿斛 /“他者”声音:“原生态”赞美对都会缺失的文化救赎——音乐民族志写作探索之一“绕家‘呃嘣’舞台化”叙事
[4-60] 廖俊宁 / 福建高甲戏剧团生涯战略研究
[4-71] 王 文 /“变”与“稳固”:有关中国民族音乐生长的民族性与天下性话题——以黄自为镜的我国民族音乐生长的历史回首与未来展望
[4-75] 卓 嘎 / 少数民族乐器教育生长初论 ——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立异生长的视角
综 述
[3-127] 杨可用 周 姝 / 面向全球学生设立的新音乐作品赛事 —— 一至九届“阳光杯”角逐综述
[3-130] 陆 晶 /“翰雅杯”首届中国古筝艺术古板门户及民间气概作品演奏(成都)约请赛综述
琴学研究
[4-07] 杨 晓 / 蜀山琴汇——“2013古板琴学研究暨现代琴学新视野拓展钻研会”综述
[4-14] 龚 一 / 古琴记谱法的生长趋向浅议
[4-23] 管建华 杨 静 / 中国古琴音乐的文化价值系统
[4-30] 章华英 / 宋代蜀地琴人琴事述考
[4-45] 曾成伟 / 蜀派古琴叶氏一脉琴人《流水》第六段奏法述略
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
[4-107] 张雪娇 / 民间文学与白马藏族族群认同
[4-115] 雍敦全 宋 康 周翔飞 / 灾后羌族音乐文化的多元;げ椒ヌ轿
音乐美学
[4-119] 杨清静 吴远华 / 音乐美学研究工具与学科界线厘定研究
[4-126] 池瑾璟 / 论作为保存特征的音乐形象
地点:成都会新生路6号
邮编:610021
电话:028-85430202
传真:028-85430722
地点:成都会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
邮编:610500
电话:028-89390026